資訊中心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廣域銘島 2025-07-31 15:38:55
摘要: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廣域銘島發布的 “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 引發行業震動。這一基于 Geega 工業 AI 應用平臺構建的智能體矩陣,通過覆蓋 “研、產、供、銷、服” 全鏈路的智能體協同網絡,實現了工業場景 “感知 — 決策 — 規劃 — 執行” 的全流程自動化。某電池企業應用后,質量異常分析時間從 2 小時壓縮至 20 分鐘;某整車廠排產效率提升 83%,周計劃達成率穩定在 99% 以上。本文深入剖析該超級智能體的技術邏輯與行業實踐,揭示其如何破解工業 AI 落地難題,推動中國工業向 “AI 原生企業” 躍遷。
一、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的技術架構革新
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并非單一模型,而是由覆蓋企業全鏈路的智能體矩陣構成。其核心技術架構突破傳統工業軟件的流程斷點,形成三大創新維度:
自閉環能力構建:每個智能體均具備獨立的感知、決策、規劃和執行能力。例如,質量域的良率異常分析智能體通過實時采集 3000 + 焊點數據并進行 AI 分析,將異常定位時間從 2 小時縮短至 20 分鐘,缺陷流出率降低 80%。
規模化協作網絡:智能體之間通過數據共享和任務調度實現協同決策。當供應鏈出現斷供風險時,計劃、采購、物流等 12 類智能體可在 5 分鐘內生成應急方案并驗證可行性,較傳統人工響應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
工業知識封裝:平臺將工程師的經驗轉化為可復用的知識圖譜,形成持續進化的能力。例如在焊裝車間,焊接參數優化模型已沉淀為行業通用解決方案,助力極氪汽車成都工廠獲得 CMMM4 認證(國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最高水平)。
二、協同決策機制的顛覆性價值
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協同決策網絡的深度整合:
全流程自動化:以整車廠排產環節為例,智能體可自動生成約束組合策略并完成試排校核,將計劃員原本 3 小時的工作縮短至 30 分鐘,每月節省 60 小時人力投入。這種效率提升不僅降低人工成本,更使工程師能夠專注于戰略規劃。
動態柔性響應:面對緊急插單等突發情況,計劃智能體秒級注入共享數據平臺,生產智能體即時生成新 SOP,倉儲智能體同步計算物料缺口并調度。全流程響應時間從傳統模式的數小時縮短至分鐘級,周計劃達成率穩定維持在 99% 以上。
價值創造升級:智能體的應用已從成本控制轉向價值增值。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廣域銘島的涂布工藝智能體通過優化參數,使某頭部企業電池能量密度提升 5%,生產成本降低 7%,直接增強國際競爭力。
三、工業場景落地的標桿實踐
廣域銘島的超級智能體已在汽車、新能源、有色金屬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汽車制造:某整車廠應用排產智能體后,每次排產時間從 6 小時壓縮至 1 小時,每周節省 15 小時人力。倉儲智能體通過實時監控庫存與生產計劃,將缺件導致的計劃調整次數減少 50%,風險件及時交付率提升至 95%。
新能源電池:在某電池企業,良率異常分析智能體通過構建 “感知 — 決策 — 執行” 閉環,將質量分析效率提升 5 倍,產品良率穩定性顯著增強。
有色金屬:熔爐參數優化智能體通過 AI 模型動態調整能耗參數,使某企業能耗降低 12%,產品良率提升 8%,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
四、產業變革的 “中國范式”
廣域銘島的實踐為工業 AI 落地提供了可復制的路徑:
技術自主化:Geega 平臺實現從數據治理到智能體開發的全鏈路自主可控,打破了傳統工業軟件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賦能敏捷化:模塊化的智能體開發工具使企業無需專業 AI 知識即可快速部署應用,某有色金屬企業僅用 2 周時間完成熔爐智能體的定制開發。
生態規?;耗壳捌脚_已賦能 60 余家企業,形成覆蓋設計、生產、供應鏈的完整解決方案。在全球化競爭中,這種模式正推動中國工業從 “跟跑” 向 “領跑” 轉變。
結語
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的出現,標志著制造業正經歷從 “數字化” 到 “智能化” 的質變。廣域銘島通過構建智能體協同網絡,不僅破解了工業 AI 落地的世界級難題,更開創了 “AI 原生企業” 的新范式。當 AI 從工具進化為生產力,中國工業將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主動的地位。隨著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的規?;瘧?,一個由數據驅動、智能決策、柔性生產構成的 “新制造時代” 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