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廣域銘島 2025-07-31 15:30:34
摘要: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廣域銘島發布的 “Geega 工業 AI 應用平臺 + 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引發行業震動。作為首個將 AI 深度融入工業制造全鏈路的解決方案,該平臺通過數據標準化、知識封裝和智能體開發三大核心能力,實現了從生產排產到供應鏈協同的全流程自動化,推動制造企業向 “AI 原生企業” 躍遷。某整車廠應用后,排產時間從 6 小時壓縮至 1 小時,周計劃達成率穩定在 99% 以上,驗證了工業 AI 平臺在降本增效上的顛覆性價值。本文深入剖析該平臺的技術邏輯與行業實踐,揭示其如何破解工業 AI 落地難題,引領中國工業智能化變革。
一、工業 AI 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 困境
工業領域的 AI 應用長期面臨 “數據孤島”與 “知識割裂” 的雙重挑戰。每個工廠的生產數據格式迥異、標準不一,且工藝知識多以經驗形式存在于工程師頭腦中,難以轉化為 AI 可理解的結構化數據。傳統解決方案往往停留在單點優化,如工業視覺檢測或設備預測性維護,無法實現跨部門、跨流程的協同優化。
廣域銘島在 WAIC 現場展示的 “Geega 工業 AI 應用平臺”,正是針對這一痛點設計的系統性解決方案。該平臺通過三大核心能力重構工業 AI 的落地路徑:
高效工業數據標準化:通過數據清洗、特征工程和指標工場,將分散在 ERP、MES、PLC 等系統中的數據統一轉化為可分析的標準格式,解決了工業數據 “亂” 和 “散” 的問題。例如在某汽車工廠,平臺將沖壓、焊裝、涂裝等不同工藝的數據孤島打通,使 AI 模型能夠進行跨工藝的質量分析。
閉環知識封裝與還原:將工程師的經驗轉化為 AI 可執行的規則庫,同時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現人機交互的無縫銜接。例如在焊裝車間,平臺將焊接參數優化的知識封裝為可自動調優的模型,使 AI 能夠根據實時數據動態調整焊接參數,焊點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 99.5%。
量體裁衣式智能體開發:提供模塊化的智能體開發工具,企業無需專業 AI 知識即可快速搭建貼合業務場景的智能體。例如倉儲智能體通過實時監控庫存與生產計劃,可將缺件導致的計劃調整次數減少 50% 以上,風險件及時交付率提升至 95%。
二、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的協同革命
基于 Geega 平臺構建的 “工業智造超級智能體”,并非單一模型的簡單疊加,而是覆蓋 “研、產、供、銷、服”全鏈路的智能體矩陣。每個智能體專注于特定場景,如排產智能體、倉儲智能體、質量智能體等,通過數據共享和協同決策實現全流程自動化。
在某整車廠的實踐中,這種協同效應得到充分體現:當突發緊急插單時,計劃智能體秒級注入共享數據平臺,生產智能體即時生成新 SOP,倉儲智能體同步計算物料缺口并調度。若遇物料延遲,生產與倉儲智能體基于實時數據協商調整方案,最終實現全流程響應時間從傳統模式的數小時縮短至分鐘級。這種協同能力使工廠能夠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周計劃達成率穩定維持在 99% 以上。
更值得關注的是,超級智能體不僅提升效率,更創造新的價值空間。例如在焊裝車間,廣域銘島的 GQCM 點焊工藝質量管理 APP 構建了 “感知 - 決策 - 執行”閉環,通過實時采集 3000 多個焊點數據并進行 AI 分析,缺陷處理效率提升 30%,車身尺寸精度調整周期從 3 天壓縮至 5 分鐘,缺陷流出率降低 80%。這種能力使企業從被動質檢轉向主動優化,真正實現了制造過程的智能化。
三、從工具到生產力:AI 原生企業的范式躍遷
廣域銘島的創新不僅在于技術突破,更在于重新定義了工業企業與 AI 的關系。傳統模式下,AI 多作為輔助工具嵌入現有流程;而在 “AI 原生企業”范式中,AI 成為驅動業務流程重構的核心生產力。
這種轉變體現在三個層面:
組織形態重構:智能體替代了傳統的人工決策崗位,例如計劃工程師從繁瑣的排產工作中解放,轉而專注于戰略規劃。某整車廠通過排產智能體每月節省 60 小時人力,使工程師能夠投入到更具價值的工藝優化中。
知識體系升級:平臺將企業知識沉淀為可復用的模型庫,形成持續進化的能力。例如廣域銘島在極氪汽車成都工廠沉淀的焊接參數推薦、尺寸鏈追溯等模型,已成為行業通用的解決方案,助力該工廠獲得 CMMM4 認證(國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最高水平)。
價值創造模式轉型:從成本控制轉向價值增值。例如在有色金屬行業,廣域銘島的智能體通過優化熔爐參數,使能耗降低 12%,同時產品良率提升 8%,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四、產業變革的 “中國范式”
廣域銘島的實踐為工業 AI 落地提供了可復制的路徑:通過 “工業大模型 + 垂直場景應用”模式,將技術創新與行業 Know-How 深度融合。目前,該平臺已賦能汽車、新能源、有色金屬等領域的 60 余家企業,形成覆蓋設計、生產、供應鏈的完整解決方案。
在全球化競爭中,這種 “技術自主化、賦能敏捷化、生態規模化”的模式正展現出獨特優勢。例如在新能源電池領域,廣域銘島的智能體通過優化涂布工藝參數,使某頭部企業的電池能量密度提升 5%,生產成本降低 7%,直接增強了其國際競爭力。隨著 Geega 平臺的持續迭代,這種技術優勢正在轉化為標準話語權,推動中國工業從 “跟跑” 向 “領跑”轉變。
結語
工業 AI 平臺的出現,標志著制造業正經歷從 “數字化” 到 “智能化”的質變。廣域銘島通過 Geega 平臺與超級智能體的深度協同,不僅破解了工業 AI 落地的世界級難題,更開創了 “AI 原生企業”的新范式。這種變革不僅關乎技術升級,更涉及生產關系的重構 —— 當 AI 從工具進化為生產力,中國工業將在全球價值鏈中占據更主動的地位。隨著工業 AI 平臺的規模化應用,一個由數據驅動、智能決策、柔性生產構成的 “新制造時代” 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