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這里有最新鮮的政策動態、行業資訊,也與你分享我們的點滴進步
經濟參考報 2023-07-06 18:39:55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超1.2萬億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工業互聯網正加速從生產場景延伸到全產業鏈。記者獲悉,下一步我國將研究出臺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完善新階段發展頂層設計,增強我國工業互聯網技術產業供給能力,打通數實融合發展瓶頸。
向全產業鏈延伸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跨行業跨領域平臺達到28家。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活躍。
工業互聯網對于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的成效非常明顯,其應用深度已經從生產輔助環節的信息化向核心生產環節的數據分析優化拓展。目前工業互聯網在視覺質檢、智能倉儲、質量追溯、智能排產、精益生產等8個場景中的應用占比超過50%,在優化工藝、設備故障診斷與預測等建模分析類場景的應用占比大幅提升,范圍從龍頭企業向全行業覆蓋。
從研發設計到品牌營銷,以及基于智能產品和智能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是工業互聯網從制造環節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延伸拓展的重要方向。
推動規模化應用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邁入規?;l展新階段,應著力破解制約工業互聯網規模推廣的痛點和難點。
在準確研判工業互聯網發展短板弱項基礎上,需要提出適應和引領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系統性政策措施,加強制度創新和系統部署,進一步完善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標準體系、應用體系。
持續降低轉型門檻
業內專家認為,數字化轉型投入成本短期內不一定能夠轉化為收益,這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進一步增加了中小企業轉型難度,因此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持續降低企業轉型門檻。
不少制造業企業往往存在因為缺專業人才“不敢轉”、缺錢缺技術“不愿轉”、設備制式數據標準不統一“不能轉”、缺智能化診斷和后續服務“不會轉”等障礙。企業應選擇適合自身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同時數字化改造應是全產業鏈整體實現數字化協同運營,要形成數據流的融合兼容。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集中度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跨平臺互聯互通。大企業可以自建工業互聯網平臺,而多數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公有云使用第三方平臺,將工業控制從本地擴展到云端,實現遠程維護。同時,應加大對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研發的資金支持力度,持續夯實鞏固工業互聯網發展基礎。不斷提升重點行業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水平,加快向礦山、能源、醫療、交通、物流等行業融合推廣。積極利用工業互聯網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